“在參觀過程中,專家之間交流很多,大家都感覺很振奮。基地規(guī)模大、內容豐富,既有專業(yè)性又有趣味性,是之前沒有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從現(xiàn)場孩子的體驗來看,基地的形式和內容很吸引人,喜聞樂見,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覺得很好玩,在玩中就普及學習了心理健康知識。”10月12日上午,參觀體驗后的座談會上,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研究員武國城如此表示。
當天上午,全國首個學生心理健康主題研學基地啟用儀式在平陰縣舉行。基地占地近1.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900平方米,在滿足中小學生自身研學需要的同時,對拓展省內、國內心理研學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行業(yè)引領和示范作用,填補了國內教育系統(tǒng)心理研學行業(yè)空白。
平陰縣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研學基地是由平陰縣教體局主導,社會專業(yè)機構參與共同打造的一處集心理科普、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心理大數(shù)據(jù)分析、心理行為訓練等于一體的全國首個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研學基地。
“多個機構的合作,恰恰吻合了國家倡導的心理健康人人參與、全民鋪開的要求,也與今年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的主題‘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不謀而合。”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許燕參觀后說,利用全縣教育資源整合后閑置下來的小學建設心理健康主題研學基地,很接地氣,做到了因地制宜讓教育資源再利用,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讓平陰經驗走出去,讓更多地區(qū)受益。
“研學是當下非常熱門的活動形式,專門針對心理的研學基地在全國還是首家,平陰縣的做法非常有前瞻性。”山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院長李壽欣發(fā)現(xiàn),基地非常注重科普性和人性化,實驗設備很有趣味性、易操作、人機互動強,非常適合中小學生使用。
“以學校為主體開展研學,以老師和班主任為主體開展教育,以家長為主體組織體驗。”李壽欣建議基地立足濟南,面向全省、全國,將有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
“基地第一次提出了心理研學的新概念,也是有效利用閑置教育資源的一個新嘗試。”山東省教育發(fā)展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孫培東認為。
作為基層心理教師,濟南西城實驗中學、市直學校高中心理教研組長李哲談到個人體會時表示,基地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校心理老師面臨的難題和困境,解決了學校無法實現(xiàn)的心理拓展的基地保障。
“心理健康問題,就像感冒發(fā)燒一樣,是一種正?,F(xiàn)象,關鍵是怎么正確面對和積極調整。”平陰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海平介紹,平陰縣打造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研學基地,就是要通過研學實踐、游戲體驗等方式,打開大家認識心理問題的天窗,提高社會各界對心理問題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在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找到正確的宣泄和化解途徑,確保能夠在起始階段有效消除產生心理問題的概率。
正像李壽欣教授建議的那樣,平陰縣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研學基地主要承接各學校組織開展研學,通過VR心理訓練、思維訓練、情緒宣泄等方式,化解學生常見的學習壓力、考試焦慮、人際交往等苗頭性心理問題。通過心理篩查評價、數(shù)據(jù)分析、專家論證,初步對學校、班級和個人進行評估,了解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庫,準確掌握學生群體和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基地還在節(jié)假日邀請心理專家和志愿者開展家庭教育論壇、開展親子活動,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性和輻射面,提高家校共育質量,更好預防和干預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另外,基地與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聊城大學等高校合作,為心理專業(yè)學生提供實踐基地,組織班主任和老師前來體驗、實踐,努力培養(yǎng)一批心理健康專業(yè)的優(yōu)秀師資。
“濟南、泰安、聊城到基地的車程都是一小時左右,可以說下一步開展心理健康主題研學輻射范圍非常廣,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yōu)勢。”對基地啟用后的前景,聊城大學心理學院教授陳彥壘滿懷期望。